中年是漫長的,飽滿的,充滿各種可能性的。VOGUE推出“中女時代”系列,呈現(xiàn)各個領(lǐng)域的女性們,多重的生命力。
Cate Blanchett
是的,沒有看錯,自從“大魔王”Cate Blanchett主演的新片《無主之地》上映以來,這部影片就被業(yè)內(nèi)外定位為“今年最爛的好萊塢大片”。
爛番茄開局0好評(目前微漲到10%的好評),北美上映后票房成績慘烈,在社交媒體上,更是遭到了影評人和粉絲們一致的猛烈抨擊: “盡管擁有一線的演員陣容,《無主之地》仍成為了‘商業(yè)大片不該做什么’的典型。” “如此乏味常規(guī)且草率,甚至連AI都會認為它是抄的。” “有點像《銀河護衛(wèi)隊》的山寨版,只不過沒有任何靈魂、幽默和想象力。” “不妨把Blanchett飾演的Lilith的照片剪下來貼在墻上,其他東西都可以扔掉。”
雖然游戲改編電影的成功案例本就不多,實現(xiàn)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更是屈指可數(shù),但對于一部擁有Cate Blanchett和Jamie Lee Curtis等實力演員加持且投入1.15億美元制作預(yù)算的商業(yè)大片來說,這樣的結(jié)果顯然非常糟糕。 不過對于主角Cate Blanchett,我們沒什么可苛責的,相反,還想夸夸她。
或許很難將這樣一部商業(yè)爛片和糟糕的成績,與兩屆奧斯卡影后得主Cate Blanchett聯(lián)系在一起。 尤其是在《Tár》上映僅僅兩年后,看到這位曾經(jīng)令人望而生畏的音樂指揮家,從揮舞指揮棒到手握火焰噴射器,化身紅發(fā)太空亡命之徒Lilith,投入到如此極端個性的角色中。
《Tár》,2022
《無主之地》,2024
接下這個角色時,正值疫情期間影視行業(yè)停擺,Blanchett稱自己正在盡一切努力讓她的孩子們遠離玩電子游戲,但緊接著這部基于游戲改編的《無主之地》便找上門來。 而Blanchett因為在家待了太久,花了很多時間在花園里擺弄花草,苦于使用電鋸自如而無處發(fā)揮,于是在丈夫的鼓勵下索性接下。
疫情隔離也激發(fā)了她出演Lilith的靈感,為了準備這個角色,Blanchett專門購買了一臺PS5玩游戲,她還沉迷于《無主之地》的游戲社群,不僅在網(wǎng)上尋找粉絲和coser交流角色,還順帶學習了化妝教程。
在最初進行人物設(shè)計時,Blanchett認為Lilith作為 槍手的外表太過柔和,于是最后采用了她的提議, 制作了一頂標志性十足的雕塑感紅色假發(fā)
更有趣的是,這部電影剛好是Blanchett在進組《Tár》之前所拍。在拍攝《無主之地》的間隙,同組演員會經(jīng)??吹紹lanchett坐在片場的椅子上,穿著Lilith所有的角色裝扮,頂著火焰發(fā)型,聽著音樂,用手指揮著一個看不見的管弦樂隊......“這太分裂了!但又非常釋放,她們在能量上和意識上截然不同。”
Blanchett曾在采訪中說,“藝術(shù)本身沒有政治,但在傳播和評論的過程中產(chǎn)生政治。” 在Blanchett三十年的表演生涯中,這位澳大利亞演員似乎一直刻意回避著觀眾的期待,主動挑戰(zhàn)那些主流意義上似乎不政治正確、不合群,甚至反派的角色。
她因《伊麗莎白》《飛行家》《卡羅爾》《塔爾》等劇情片或獨立電影贏得了業(yè)界的掌聲和認可,也熱衷于在多樣的商業(yè)項目中選擇大膽冒險,扮演邪惡繼母、神偷大盜、漫威反派......瘋魔起來,還真沒幾個是她的對手。
沒人會質(zhì)疑Blanchett的實力,即使是最荒謬、最狠厲的反派角色,她也總能挖到人物隱秘之處的智慧和深度,用讓人信服的表演傳遞出來: 《雷神3:諸神黃昏》中,她是穿著黑色緊身衣,畫著濃厚的哥特式煙熏妝的死亡女神Hela,是致命危險與絕對力量的擁有者,分分鐘捏碎雷神之錘不是事兒。她也是漫威電影宇宙中的第一位女性反派,而在此之前的漫威“大反派”歷史中,全部都是由男性出演;
真人版《灰姑娘》中,她不再是傳統(tǒng)故事中為壞而壞的“邪惡繼母”,而是將Tremaine夫人的虛榮、嫉妒、渴望權(quán)利的形象刻畫出豐富的層次,顯得正派角色單一又無趣;
《瞞天過海:美人計》中,她是身穿復(fù)古套裝、時髦值滿點的神偷大盜,心思縝密,霸氣外露,隨手點個火,就能秒殺一片,攻氣掩蓋不了一點;
當然,并非每一次進入大片領(lǐng)域的冒險都是成功的。 最拉胯的,當屬2008年《奪寶奇兵4》Blanchett飾演的波波頭女間諜,形象、口音都收到了一些差評,票房和口碑也雙雙失利,甚至被金酸莓獎評為最差前傳、重拍、惡搞及續(xù)集電影。
Blanchett自己也坦承,像《無主之地》這樣的電影并不能被稱為“藝術(shù)”,但參演其中的過程確實充滿樂趣:她能盡興扮演那些瘋狂的角色,做她以前無法想象的事情。 就像出演死亡女神Hela,Blanchett希望她的出現(xiàn)能為更多女演員從此打開大門,讓她們也能有機會出演有趣且富有挑戰(zhàn)性的女性角色。
曾有媒體采訪她為何熱衷于扮演這些出格的“小角色”,Blanchett的回答是: “只有當你清楚了《哈姆雷特》里的喬特魯?shù)率钦l,克勞狄斯是誰……所有這些角色后,才會理解原來他們都是那個困境的一部分。作為一名戲劇演員,我很早就觀察到,所有角色都是一個整體。你可能很快被某類角色所定型,然后會對自己產(chǎn)生厭倦,所以我想,就讓我演那個小角色,做那件小事情吧。”
對于一位已經(jīng)贏得無數(shù)獎項認可——包括兩項奧斯卡獎、四項金球獎、四項英國電影學院獎和三項美國演員工會獎,并多次擔任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主席的傳奇演員來說,Blanchett的職業(yè)道路已經(jīng)足夠輝煌而明晰。
她當然可以隨心所欲地在舒適區(qū)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她當然可以成為更多電影中最耀眼的主角,她當然可以拒絕拍攝那些看起來不會給她帶來任何獎項和口碑的作品。也的確有很多“實力派”專注于去拍符合自己藝術(shù)風格與調(diào)性的作品,這當然也是一種令人嘆服的堅持。 不過特立獨行如Blanchett,敢于在商業(yè)大制作中做出扮瘋、扮丑、扮惡等突破形象的選擇也同樣值得喝彩。至少她能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多面、松弛的Blanchett,以及更多豐富立體的銀幕女性形象。
無論是精靈女神,還是瘋魔女王,無論是選擇舉起指揮棒,還是選擇拿起火焰槍,Blanchett對角色的一次次探尋都向我們表明: 在商業(yè)大片被批評變得越來越同質(zhì)化的當下、在那些不被名導(dǎo)、名演員承認為是“Cinema”的作品里,也有藝術(shù)家愿意反其道而行之,在最大的舞臺上冒險,而不是去守著已有的光環(huán)與聲望。這很瘋,也很酷,很女王,也很“魔王”。
撰文:KEKE 編輯:Hezi 設(shè)計:樂樂